找了半天,横竖找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
说名字,自然需要翻看历史,王台地区最早见诸史册是西汉时期——柜县(东汉时期裁撤掉)
(《增修胶志》“柜城,在治东南四十五里,洋水之南。”即今王台附近。《中国历史地图集》也将柜城标注于此。《水经注》:“柜艾水出柜艾山,东北流经柜县故城西);
注:建国前王台属于胶州(增修胶志是民国时期胶州重新编纂的地方志里面有王台地区的记载)。洋水之南(洋水是现如今的巨洋河)。现如今的铁橛山《水经注》作柜艾山。洋河 汉代称柜艾水,后又称洋水。
秦朝统一全国后,地方实行郡县制,全国分为三十六郡。
琅琊郡为三十六郡之一,这是琅琊郡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
琅琊郡治,秦时在琅邪, 西汉在东武(西汉时期的东武就是现在的诸城, 也就是那时候柜县属于琅琊郡,而郡的治所在诸城不是现在的琅琊镇附近), 东汉初年曾在莒县,此后均在临沂境内。
柜长之印」铜印,印面2.2□2.3cm,通高1.9cm。印铜铸,方形,瓦纽。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两竖行排列,右上起顺读「柜长之印」四字。 西汉时期柜县县官的印章
王莽
然后,王莽起义斩汉朝为两截,当时王莽改元为大新(新朝)。
《水经注》上这样记载“王莽之祓同也,世谓之王城。又谓是水为洋水矣,又东入海。今其地仍名王城,而社讹为王昌矣。”
注:王莽篡汉时,青州府范围内有大量起义军。王莽的军队走后老百姓将这个地方命名为大王的城池,后来讹传或者误传成王昌。随着历史的进程,可能中间战乱人口锐减,再后来名字变成了“王台”。
当然,因为历史悠久,王台周围曾经出现过不少秦汉时期的古物,例如巨洋河畔经常冲荡出秦汉时期的古钱币,瓦片之类。
以上是第一种王台名字的来源
,当然也可见悠久的历史。
分割线
李世民
李世民东征高句丽(当时的朝鲜思密达+现在的中国一部分),贞观十八年(644年)7月,唐太宗命令水陆并进,以张亮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统率战舰500艘,士兵43 000人,自 莱州泛海趋平壤。
以李世绩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率李道宗、张士贵步骑6万征辽东;次年2月,唐太宗自洛阳出发,御驾亲征,率军前往辽东城.
在王台地区修建了一座瞭望台(当时是从莱州过海去平壤打高句丽,经过王台也是非常可能的),并在王台地区设立镇一直至今1300多年(那个时候可能叫做王台或者王台铺、王台驿之类)。
王台这个名字:小编猜想可能是这样的,你们这个地方叫什么名字?叫瞭望台(太绕嘴)>>>叫望台(省去一个字吧)>>>叫王台(古代老百姓没几个人认识字的,后来可能随着时间流逝,连字都错了)
,于是乎”王台“这个名字用了一千多年
以上文章来自小编原创(综合传说、史料)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