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人IV:寻求和平》上映后的17年时间里,华纳兄弟公司曾计划过多部超人系列电影的摄制,但其中大部分方案都在不同时期胎死腹中,这其间涉及了许多导演、编剧和演员,有些作品都已经进行实际拍摄阶段,前后花费了约5000万美元资金,但都没有任何作品面世。
《超人V》
编辑
《超人IV》上映前,坎农影业曾计划由艾伯特·潘(Albert Pyun)来执导这一系列的第5部电影,但《超人IV》的惨败导致坎农影业破产,超人系列的电影版权又回到了塞尔金德父子手中[37]。1990年代初,伊利亚·塞尔金德与电视剧《少年超人》(Superboy)的编剧卡里·贝茨和马克·琼斯(Mark Jones)一起编写了《超人V》(Superman V,又名《超人:新电影》,原名“Superman: The New Movie”)的故事[7]。故事中超人在缩小装进瓶子里的氪星首都坎多城死亡后又起死回生。巧合的是,DC漫画之后于1992年出版的超人故事主线中也有其死亡后重生的类似情节。塞尔金德、贝茨和琼斯开发了两稿剧本,并打算请克里斯托弗·里夫回归出演超人[7]。
《超人重生》
编辑
“在任何一部好的超人电影里面,整个地球都必须处于重大的危险之中,里面必须有一个足够强大的恶棍,只有超人才能够阻止他。要想让电影变得刺激和精彩,这是唯一的办法。”——《超人重生》的编剧乔纳森·勒姆金[38]
《超人之死》漫画的成功促使华纳兄弟公司于1993年初从塞尔金德父子手中买下了超人的电影版权,并将项目交给制片人乔恩·彼得斯(英语:Jon Peters)负责。公司不打算采用《超人:新电影》的剧本设定,于是彼得斯请乔纳森·勒姆金(Jonathan Lemkin)来编写新的剧本。华纳兄弟公司要求新剧本要能够吸引主流观众,风格上可能获得20世纪90年代新生代电影观众的认同。此外还希望电影中增加一些适合与合家观赏的家庭电影元素,与《永远的蝙蝠侠》类似,这样有助于提高超人相关玩具产品的号召力,几家大型玩具厂商都要求要在2月中旬的美国国际玩具交易会前看到勒姆金的剧本[38]。
勒姆金创作的这个剧本题为《超人重生》,故事的主线是克拉克·肯特和路易斯·莱恩感情上的烦恼,以及超人与“末日”(Doomsday)之间的大战。之后超人不敌末日,向路易丝表白后,他生命的力量也传导到了她的身上,路易丝神奇地产下一名男婴,这个孩子只用了3个星期就长到有21岁那么大,成为复活的新超人拯救了世界。华纳兄弟公司觉得《永远的蝙蝠侠》中也有着类似的主题结构,因此没有接受这个剧本[39]。
彼得斯于是又请来格雷戈里·波伊莱尔(英语:Gregory Poirier)改写剧本[38],波伊莱尔于1995年12月完成改写。这个故事同样涉及超人与路易斯·莱恩的感情问题,并且超人也同样为“末日”所杀。只是其复活后失去了一切超能力(或者准确地说是还没有学会如何使用自己的力量),因此穿上了一件可以模拟之前力量的机械战衣直至他恢复(学会使用)力量时止。根据剧本中的描述,这种力量从概念上与《星球大战》中的原力很相似。此外剧本中超人还有来自外星的盟友,另外还有其他多个反派角色出场[37]。华纳兄弟公司对这个剧本很满意[39],不过之后还是请了凯文·史密斯来进行改写[40]。史密斯认为波伊莱尔的剧本对超人漫画原著缺乏足够的尊重,他之后在《与凯文·史密斯共度良宵》(An Evening with Kevin Smith)中表示,这个剧本“就像超人电影的《蝙蝠侠》电视节目版本,非常不自然”[38]。
《超人的生活》
编辑
主条目:超人复活夭折记
1996年8月,凯文·史密斯向彼得斯描述了自己的故事大纲,彼得斯同意让他编写剧本,但是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首先,超人需要穿上全黑色的套装[38],并且超人也不能飞[38]。史密斯认为这样的话超人会“看起来像个严重超龄的童子军”[37],于是他描写超人飞行过程中会有“一个红蓝色的残影,并且每一次起飞时都会产生声爆”[41]。彼得斯还希望电影的高潮戏段中超人与一个巨大的蜘蛛作战。史密斯意识到自己只是来将一个已经成形的构思写成剧本,但还是接受了这些条件[38]。彼得斯和华纳兄弟公司还让史密斯写了一个反派角色与北极熊大战的情节,或是送给大反派莱克斯·卢瑟一只太空狗[40]。并且还因当时重新发行的《星球大战》系列电影而在片中也加上了类似R2-D2,有情绪会思考的机器人角色[40]。彼得斯之后出任了1999年动作喜剧片《飙风战警》的制片人,并将其巨型蜘蛛的构想应用到了该片中[38]。
史密斯所编写的《超人的生活》(Superman Lives)剧本中有“末日”和“布莱恩尼阿克”(Brainiac,直译有天才的意思)两个超级坏蛋角色,布莱恩尼阿克派出末日去杀死超人,并且因为知道超人需要通过阳光来获得力量而将太阳遮起来。布莱恩尼阿克还与莱克斯·卢瑟合作,而超人则经一个氪星的机器人复活,只是没有了超能力,这个机器人于是化身为一套战衣穿到了超人的身上来赋予他力量直到他恢复为止。布莱恩尼阿克试图夺得这个机器人并掌握其科技,但最终被超人打败[41]。史密斯所考虑的演员人选包括本·阿弗莱克饰演克拉克·肯特和超人,琳达·费奥伦蒂诺(英语:Linda Fiorentino)出演路易斯·莱恩,杰克·尼科尔森饰演莱克斯·卢瑟,法米克·詹森诠释梅茜·格拉芙斯(Mercy Graves),约翰·马奥尼饰演佩里·怀特(Perry White),大卫·海德·皮尔斯(David Hyde Pierce)扮演氪星机器人,杰森·李出演布莱恩尼阿克,另有杰森·缪斯(Jason Mewes)诠释吉米·奥尔森[42]。
罗伯特·罗德里格兹获得了执导这部电影的邀请,他虽然很喜欢这个剧本,但由于已经承诺接拍青春恐怖片《老师不是人》而不得不推掉这次机会[38]。史密斯原本建议请蒂姆·波顿来执导[40],而且波顿也签下了500万美元的违约赔偿合同。华纳兄弟公司很快开始安排制作并将电影的上映时间定在1998年夏,以纪念超人一角在漫画杂志上出现60周年[39]。尼古拉斯·凯奇是漫画杂志的粉丝,他同意出演并签订了2000万美元的违约赔偿合同,相信自由能够“重新构想这个角色”[38]。彼得斯也觉得凯奇可以“让观众相信他(超人)真的是从外太空来的”[43]。波顿则表示由凯奇来出演将会“第一次让你真的相信没有人发现克拉克·肯特就是超人,他(凯奇)真的可以从物理上改变自己的人格形象”[44]。凯文·斯派西获邀出演莱克斯·卢瑟[44],而蒂姆·艾伦则表示已就出演大反派布莱恩尼阿克进行恰谈[45],不过吉姆·凯瑞曾是这一角色的理想人选[40]。另有报道称柯特妮·考克斯可能会出演路易斯·莱恩,史密斯则确认克里斯·洛克将饰演吉米·奥尔森[45],迈克尔·基顿也确认自己将会出演,但表示其角色并不是蝙蝠侠[46]。电影的特效制作预计由工业光魔公司负责[38]。
影片原定于1998年初开拍[47],1997年6月,电影进入前期制作阶段[38],艺术指导瑞克·海因里希斯(Rick Heinrichs)带领美术设计团队开始工作[44]。波顿决定请韦斯利·斯崔克(Wesley Strick)改写史密斯的剧本,对此史密斯公开表示了自己的失望:“公司对我的作品很满意,然后蒂姆·波顿加入进来了。等到他签了违约赔偿合同后,他反过来说想要另拍一个自己的版本。所以你觉得华纳兄弟会支持哪一边?是就拍了部《疯狂店员》(Clerks)那个人,还是拍出来一部赚到5个亿的《蝙蝠侠》那个人?”[38]斯崔克对史密斯剧本中超人失去超能力,然后需要依靠一个机器人的设定感到非常很不满[38]。他还觉得剧情中大反派布莱恩尼阿克通过向太空发射一张圆盘来挡住太阳,以令需要阳光来获取能源的超人失去超能力这样的情节设定与《辛普森一家》中一集的情节过于类似[38]。不过在看过《超人之死与重生》(The Death and Return of Superman)后,斯崔克也理解了史密斯的一些做法。斯崔克改写下的超人是一位存在主义者,觉得对地球来说自己只是一个外人。超人受到布莱恩尼阿克和莱克斯·卢瑟的威胁,两个反派合并成为“莱克斯尼阿克”(Lexiac),根据斯崔克的说法,这是“一个精神分裂/疯狂的超级大坏蛋”[38]。超人被杀后在一种名叫“K”的神力下复活,这种神力也是氪星的象征,然后他打败了莱克斯尼阿克[38]。
美术设计师塞尔凡·德斯普里兹声称美术部门所需制作的东西与超人系列漫画小说几乎没有任何联系,并表示彼得斯“会带一些孩子过来,让他们对墙上的画作评分来评估玩具开发的可行性。这基本上就是一场玩具展!”[38]彼得斯看到一期《国家地理》杂志封面上有一张髑髅的照片,于是他找到了美术部门的工作人员,告知对方自己希望把片中大反派的太空船设计成同样的外形。波顿向德斯普里兹描述了布莱恩尼阿克的形象,德斯普里兹称那看起来就是“梅林的头发,下面是个髑髅,上面扣个鱼缸”[38]。概念画家洛尔夫·莫尔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表示他设计了一套氪星机器人的外衣,这件道具计划用在一个该机器人变形为一部飞行器时使用[48]。
“我们拿到了凯文·史密斯的剧本,但他们又说根本不用去看,因为他们知道他(指史密斯)不会继续留在剧组中。所以我们以凯文·史密斯这个剧本为指引来了解一些大概需要做些什么的概念,并等待有新的剧本送来,但这个新剧本一直都没有出现。”——美术设计师塞尔凡·德斯普里兹谈到《超人的生活》[38]
波顿选择了宾夕法尼亚州的匹兹堡来作为电影中大都会的主要拍摄地点[38],而片场系统也做了预留[38],但开拍日期却多次推迟[39]。开始建好的一小片氪星外景也因此销毁,凯奇甚至连服装都已经穿好了[49]。公司还曾考虑要把片名《超人的生活》改为《超人重生》[50]。此外,华纳兄弟公司觉得斯崔克的剧本拍摄成本太高,于是又请来丹·吉尔罗伊帮忙改写,来让其在经济上更为可行。吉尔罗伊将剧本从需要1.9亿美元预算降低到了1亿美元,然而由于其他电影项目和财政上的原因,公司还是不愿意直接开拍[51],而是让吉尔罗伊又创作了两稿剧本[52]。最终,华纳兄弟于1998年4月决定暂时不拍这部电影,波顿因此离开了剧组去拍摄《断头谷》[39]。到了这个时候,项目已经花掉了3000万美元,但却也能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38]。波顿之后表示,参加《超人的生活》这一项目是他一生中最糟糕的经历,特别是与彼得斯和华纳在多个方面意见相左的情况下。“我基本上浪费了一整年。考虑到要和一些你很不希望合作的人一起工作,这真是一段很漫长的时间”[53]。
出于对电影制作进展缓慢的失望,漫画小说的爱好者兼剧作家亚历克斯·福特(Alex Ford)于1998年9月向华纳兄弟公司自荐了剧本《超人:钢铁之躯》,根据其设想,这将成为又一个总数达7部的大型系列电影。公司和彼得斯对福特的方案很有兴趣,不过之后双方还是因创作理念存在差异而未能继续合作[37]。对于这次经历福特表示,“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他们对漫画缺乏了解。他们的目标观众并非你我这样花7美元去看电影的人,而是那些会花60美元购买玩具和餐盒的父母。这只是一笔生意,而且你觉得哪个更重要,是1.5亿的票房,还是6亿的商品成交额?”[52]
对吉尔罗伊的剧本,彼得斯先后联系过拉尔夫·仲达格(Ralph Zondag)[38]、迈克尔·贝、谢加·凯普尔(Shekhar Kapur)和马丁·坎贝尔来执导,但他们都拒绝了[37],布莱特·拉特纳也选择接拍《居家男人》而谢绝邀请[54],此外有报道称公司还考虑过请西蒙·韦斯特或斯蒂芬·诺林顿(英语:Stephen Norrington)出任导演[55]。1999年6月,小威廉·威谢尔(William Wisher, Jr.)获聘撰写新的剧本,尼古拉斯·凯奇也在故事元素方面给予了协助[56]。但到了2000年6月,凯奇也彻底退出了这个项目[57],而威谢尔则于同年8月给出了新的剧本,报道称其中拥有一些类似于《黑客帝国》的元素[37]。2000年10月,漫画小说作者基思·吉芬(Keith Giffen)设计了新的故事方案,不过华纳兄弟公司没有采纳[38],之后公司又联系了奥利弗·斯通担任导演,但也遭到了拒绝[37]。2001年4月,公司花费170万美元薪酬请保罗·阿塔那斯奥(Paul Attanasio)从零开始编写一个新剧本[38],彼得斯联系了威尔·史密斯出演超人,但考虑到种族方面问题,对方同样予以谢绝[58]。
《蝙蝠侠对超人》(2000年代初)
编辑
2002年2月,J·J·艾布拉姆斯获聘编写一部新的超人题材电影剧本,其中将忽略《超人之死》的情节设计,以一个原创故事来重启这一系列[59],最初定下的标题为《超人飞越》(Superman: Flyby)[37]。项目已经获得了拍摄许可,但导演约瑟夫·麦克金提·尼彻决定接拍《霹雳娇娃:全速进攻》而放弃了计划[60],公司于是联系了沃尔夫冈·彼德森来执导[61]。但到了2001年8月[62],安德鲁·凯文·沃克向华纳兄弟公司提出了《蝙蝠侠对超人》(Batman vs. Superman)的构思,彼德森仍然担任导演,而艾布拉姆斯的剧本则暂时搁置[61]。之后公司还请来了阿齐瓦·高斯曼改写沃克的剧本[63]。
高斯曼改写的剧本于2002年6月21日完成,故事中蝙蝠侠布鲁斯·韦恩已经退休5年,阿尔弗莱德·潘尼沃斯、詹姆斯·戈顿及迪克·格雷森均已故世。与此同时,克拉克·肯特与路易斯·莱恩离婚后一直郁郁寡欢,布鲁斯与美丽的伊丽莎白·米勒成婚时,克拉克还是他的伴郎。然而两人度蜜月时,伊丽莎白被小丑所杀,布鲁斯因此不得不再次穿上蝙蝠侠战衣,他发现这一事件还牵涉到莱克斯·卢瑟于是寻求超人的帮助。但克拉克与拉娜·兰陷入了情网,因此拒绝了布鲁斯的请求。布鲁斯为此将伊丽莎白的惨死怪责在克拉克身上,两人于是变得敌对起来。不过当蝙蝠侠和超人发现这一切原来正是卢瑟的一个大阴谋时,他们决定联合起来阻止他[64]。受到托比·马奎尔在《蜘蛛侠》中表演的启发,彼得森打算寻找一个演员“既能真正表现出人物的复杂性和感情,又可以保持一个伟大超级英雄故事的趣味性”。据报道他为此考虑过马特·达蒙[63]、约翰尼·德普、科林·法瑞尔、詹姆斯·弗兰科、裘德·洛和保罗·沃克来出演蝙蝠侠或超人[61]。在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三部蝙蝠侠电影中出演蝙蝠侠的克里斯蒂安·贝尔也曾获邀出演蝙蝠侠[65],而乔什·哈奈特则获邀扮演超人[60]。
电影于2003年初开拍,计划用5至6个月时间拍完并在2004年暑期上映[66]。但在艾布拉姆斯提交了一份名为《超人飞越》的剧本后,华纳兄弟公司取消了这部电影的计划来考虑分别拍摄蝙蝠侠或超人题材的电影[63]。据彼得森所说,“阿兰·霍恩(华纳兄弟公司总裁)对此非常纠结,因为拍摄一部蝙蝠侠大战超人的电影这是个多么吸引人的概念啊”[67]。尽管项目就这样被取消了,但彼得森之后还是表示有兴趣执导《蝙蝠侠对超人》[68],布莱恩·辛格也有同样的想法[69]。在2007年电影《我是传奇》的片头,时代广场上有一条巨大的横幅上面显示着超人和蝙蝠侠的标志。这正是撰写了《蝙蝠侠对超人》和《我是传奇》剧本的阿齐瓦·高斯曼在片中所开的玩笑[70]。
《超人飞越》
编辑
2002年7月,J·J·艾布拉姆斯完成了《超人飞越》的剧本。主要剧情为氪星上发生了一场内战,敌对的双方分别是超人的父亲乔艾尔和兄弟卡塔佐(Kata-Zor),在被获胜的卡塔佐打入大牢前,乔艾尔将把儿子装进飞行器中朝地球发射过去来实现一个预言。乔纳森·肯特和玛莎·肯特收养了这个孩子并起名克拉克·肯特。克拉克长大后进入《行星日报》(Daily Planet)社工作并爱上了路易斯·莱恩,不过路易斯此时更关心的是揭露莱克斯·卢瑟的阴谋。克拉克之后向全世界揭示自己就是超人,于是卡塔佐的儿子以及另外3名氪星人来到地球。超人寡不敌众被杀,到了氪星人的天堂后见到了在狱中自杀的父亲。然后超人复活过来回到地球打败了全部4名氪星人,剧本最终他前往氪星,为续集留下悬念[37]。
2002年9月,华纳兄弟公司请布莱特·拉特纳来执导本片,起初还计划由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演员来出演主角,于2003年下半年开拍[71]。拉特纳联系过乔什·哈奈特和裘德·洛来扮演超人,但他也承认,事实证明请一位大明星来饰演系列电影的主角是很困难的,因为其合约中都会要求保证出演续集。“没有哪位大明星会愿意签下这样的协议,但在向裘德和乔什介绍这部电影时,我也会警告他们接演超人可能导致的后果。可能今后10年他们都需要扮演这同一个角色,因为只要第一部电影能像大家期望的那样成功,我就会一连执导三部电影”[72]。哈奈特获得了以高达1亿美元片酬出演三部电影的合同,但他还是谢绝了[73]。虽然《超人飞越》的预算超过了2亿美元(还不包括之前在《超人重生》、《超人的生活》和《蝙蝠侠对超人》中花掉的钱),但华纳兄弟公司仍然决定投拍,并将发行日期定在2004年暑期[60]。克里斯托弗·沃肯有望出演佩里·怀特一角,拉特纳还表示有意请安东尼·霍普金斯扮演乔艾尔,拉尔夫·费恩斯饰演莱克斯·卢瑟,这两位演员之前都曾出演过他执导的《红龙》[74][75]。
克里斯多夫·里夫是本片的项目顾问,他认为在《超人前传》出演少年克拉克·肯特的汤姆·威灵是一位理想人选。里夫还补充道,“(超人)这个角色比起扮演他的演员更重要,因为这是一个经久不衰的神话,所以肯定需要保持一定神秘感”[76]。此外,保罗·沃克[37]、阿什顿·库彻[72]、布兰登·费舍和马修·波莫都曾是饰演超人的人选[60],不过由于档期上与《70年代秀》和《超人的诅咒》存在冲突,并且也希望避免自己出演的角色过于雷同,库彻决定还是不出演这一角色[77]。杰瑞·奥康奈尔曾表示有兴趣出演[77],大卫·伯伦纳兹还参加了试镜,但之后因档期上与《夜行天使》存在冲突而退出[78]。维克多·韦伯斯特已经分别试演过克拉克·肯特和超人[78],詹姆斯·麦斯登也与导演进行了会面[78][79]。之前拒绝参加超人一角试镜的乔尔·埃哲顿(Joel Edgerton)参加了反派角色泰佐尔的试镜,不过到了2003年3月,由于演员选择方面的困难以及与乔恩·彼得斯之间出现的暴力分歧[80],导演布莱特·拉特纳退出了剧组[81]。
导演退出后,约瑟夫·麦克金提·尼彻回归接手,费舍虽然有兴趣,但也担心角色雷同的问题[82]。塞尔玛·布莱尔就出演路易斯·莱恩一角开始谈判[83],此外ESC娱乐公司获聘负责电影的视觉特技效果制作,斯坦·温斯顿将会制作片中的一些模型,金·莱布勒里(Kim Libreri)担任电影特效总监[84]。尼彻联系了希亚·拉博夫来出演吉米·奥尔森,并打算找个无名小卒扮演超人。斯嘉丽·约翰逊将出演路易斯·莱恩,而约翰尼·德普则会扮演莱克斯·卢瑟[85]。不过尼彻在2012年接受采访时表示,小罗伯特·唐尼已入选出演莱克斯·卢瑟[86]。尼尔·H·莫瑞兹(Neal H. Moritz)和吉尔伯特·阿德勒(Gilbert Adler)计划出任电影的制片人。尼彻还委托乔什·施瓦兹改写艾布拉姆斯的剧本。华纳兄弟公司原计划安排本片在澳大利亚拍摄,但尼彻希望改为在加拿大拍摄,这会导致拍摄成本高出2500万美元。尼彻还拍摄了多位演员的样本片段,如杰森·贝尔(Jason Behr)、亨利·卡维尔、贾德·帕达里克[73]和迈克尔·卡西迪[87]。不过最终由于预算方面的问题和拍摄地点上与华纳兄弟公司无法达成一致,尼彻也退出了剧组。他认为“在另一片大陆上拍摄美国的心脏地带是不恰当的”,并因此选择在纽约和加拿大进行拍摄,但华纳兄弟公司则希望在澳大利亚的悉尼进行[88][89]。之后这位导演承认自己其实是有飞行恐惧症所以不愿意去澳大利亚[86][90]。尼彻退出后,艾布拉姆斯希望可以亲自执导自己的剧本[91],但华纳兄弟公司于2004年7月选择了布莱恩·辛格,他之后导演并推出了《超人归来》[92]。